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些关于读书的方法,即便我没有按照这些方法来读书,但我还是想将其梳理成文,或许对其他人会有帮助。

读一本书之前,你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呢?

是了解作者的生平?是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?还是做一个读书计划?

在我的设想中,读一本书可以按照如下步骤:

1. 明确读书的目的

读书肯定是有目的的,多数情况下,我们不会为了读书而读书。

一般情况下,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目的:

  • 提升自身的能力
  • 寻求知识
  • 丰富见闻和阅历
  • 陶冶情操
  • 满足情感需求
  • 单纯消磨时间

虽然我们已步入信息爆炸的时代,书籍已不是我们求知的唯一来源,但确是重要的来源。

2. 了解作者生平及书籍创作背景

有某些种类的书籍,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写的,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些名著小说。

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创作背景,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的思想和表达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了解作者的生平也可以拓展我们自己的见闻和阅历,同时可以了解作者还有哪些作品是值得一读的,拓展我们的书单。

3. 选择读书途径

我们比古人更幸运,因为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读书。

除了纸质书籍,我们还可以用各种读书 APP 或者直接在网上阅读书籍。

所以在读书前,我们可以选择读书的途径,比如购买纸质书、去图书馆借书、在网上读书、使用读书 APP。总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。

4. 制定读书计划

前几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而这一步就要困难很多了。

读书需要时间,但成年人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少多了,况且还有各种短视频 APP、游戏牵扯精力。所以制定一个可以执行的读书计划是比较困难的。

如果简单粗暴一点,可以直接按照时间和章节或页数来制定读书计划,比如每天读多长时间,大概读几章或者几页。

5. 读书笔记

我以前读书会有记笔记的习惯,会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或者知识要点记录下来。但近两年因为时间不足,读电子书也较多,因此将这个习惯搁置了。

但我觉得读书时记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,一方面可以帮助加深记忆,一方面帮你避免提笔忘字。此外,当你再次翻看读书笔记,或许会有新的理解。

6. 读后感

读完一本书之后,你有什么感觉,有什么理解,获得了什么,总是可以写写的。

读后感没有什么模板和程式化的东西可以参考,全凭自己的理解和感悟。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过一些文学作品解读的文章,其实都可以算是读后感,但大多比较浅显。

以上读书步骤应该适用于很多书籍。如果你觉得有用,不妨一试。

我的博客网站添加了评论系统,您只需要使用 GitHub 账号登录即可留言评论。我目前做着开源社区的运营工作,不敢说自己多专业,但非常欢迎您加我好友交流讨论,我的微信:zhaofawei2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