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突然看到某个 KubeSphere 交流群里有个人发了一张图片:

有人反馈,KubeSphere 官方文档突然下线,而镜像下载的入口也不见了。紧接着其他的 KubeSphere 交流群也陆续开始“炸群”,纷纷猜测是不是 KubeSphere 要闭源了。而论坛也出现了类似的帖子。
不知道是不是舆论开始发酵,官方才终于“姗姗来迟”的在 GitHub 等渠道发布了公告。

从目前的社区声音来看,此举引起了社区用户的极大不满,社区口碑和公司口碑双双下降,信誉值也受到了损害。所以,就目前的结果来说,这个操作真可谓是损人不利己。
部分人不满的是用的好好的开源产品,怎么突然就闭源了?但是更多人不满的是,开源不做就不做,怎么还突然不声不响就把文档和镜像下架了呢?
在公告的 issue 中,有位国外用户表示这是他见过的公司做出的最短视、最具破坏性的商业决策之一,此举损害信誉值,疏远忠诚客户群并损害自身市场地位。所以,如果往大了说,这也损害国内开源在国际社区口碑的。
这一举动确实让人很难理解,槽点满满。
我于 2021 年年初加入青云,2024 年 11 月离开,期间一直负责 KubeSphere 社区的运营。2021 年是青云的辉煌时期,成功上市,还是混合云第一股。2021 年也是 KubeSphere 增长最快速的时期,不管是产品、社区还是团队本身,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昨天跟一个前同事聊起来,都感叹,在青云工作的几年真的非常开心,有归属感,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之后的事情。离开之后,更像一个浮萍了。而青云或许本该发展的更好,实在令人惋惜。我个人非常感谢青云,感谢 KubeSphere,让我在几年间得到了很大的成长。我曾经的领导和搭档们都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支持。在此期间,我也写了一些关于社区运营的文章(在我的博客里都能找到),作为经验的沉淀。
做社区运营是挺有意思的事情,最直观的,就是可以和很多贡献者成为朋友。尹珉、术哥(运维有术)、大飞哥、海立老师等等,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。KubeSphere 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。在我离开后,他们大部分也渐渐淡出了 KubeSphere 社区,转去了其他开源社区,这也是我甚为遗憾的。
但 KubeSphere 一直没有做好的,就是开源商业化问题。公司要生存,项目就得盈利,不盈利就要缩减甚至一刀切,这或许就是此次决定的主因。毕竟开源不是慈善,不是为爱发电。在如今的趋势和环境下,公司生存压力骤增,转型商业化是迟早的事情。
在职期间,苦恼于当时社区的互动性和开发者的参与度降低,我思考了一些对策,也与社区的小伙伴进行过交流讨论。后来,我受到启发,写了一篇文章:商业公司主导的开源项目发展隐忧探讨。不过,只是很浅的描述了几个问题,并未深入,也没有什么对策。文章中没有写的是,一旦公司停止了开源产品的各种支持,这个开源项目何去何从?这或许是值得思考的话题。
我无意抨击前司,毕竟“活下去”才是当务之急,也能理解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对前司来说是艰难的。但不给缓冲期,直接打用户一个措手不及,这样的操作是让我难以理解的。我现在有一种感觉,就是和其他人一起努力了几年,才赚来的好口碑,一天之内就付诸东流了。当然,我可能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,毕竟我是工作,不是贡献。但对那些真正的贡献者来说,是否不公平?
搞笑的是,有人觉得用户都在白嫖产品,有人觉得停止开源是白嫖了贡献者的贡献,这就是现状。我不是非常纯正的开源支持者,但我也知道,开源要想发展的好,真的需要共建,单靠公司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。
现在,KubeSphere 的用户们要找平替产品,或找离线安装包和文档。而前司的口碑实打实受到了影响。哎,两败俱伤!一个曾经十分活跃、流行且口碑很好的开源项目,或许真的要陨落了。